教育经历:
2012年9月至2017年6月,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博士(保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士(中澳班)
研究工作:
所在研究团队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徐世烺教授、国家杰青李庆华教授领衔的科研组。研究兴趣包括但不限于:结构抗爆抗冲击、复合材料低碳强韧化利用(3D打印, ECC, UHPC, FRP等)、固体力学高性能数值算法(SBFEM, SFEM, VEM等)、多尺度损伤与断裂理论模型(PFCZM, LGDM, PD等)。
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近年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等。在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的Int. J. Impact Eng.、水泥基复材和结构领域的Cem. Concr. Res.、Cem. Concr. Compos.、计算力学领域的Comput. Methods Appl. Mech. Eng.、Int. J. Mech. Sci. 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一作或通讯作者SCI论文30余篇。发表在固体和结构力学权威期刊Int. J. Solids Struct.的成果单篇被引逾470次。出版专著1部(30万字, 徐世烺院士作序),参编水泥基复材国际手册1部、国家规范1部、行业标准2部。曾负责安吉“两山”讲习所(党校)等重大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工作。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浙江省优秀勘察设计成果一等奖、杭州市优秀勘察设计成果一等奖、第五届国际计算方法大会最佳论文奖等奖励荣誉。
学术兼职:
担任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大坝混凝土与岩石断裂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岩土与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担任材料与结构断裂力学领域国际旗舰期刊Theor. Appl. Fract. Mec.客座编辑等。担任智利国家科技发展基金(FONDECYT)工程一组评审专家等。历任第四届3D打印混凝土材料与结构国际会议、全国第一届南海岛礁工程环境力学会议、第四届比例边界有限元法最新进展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及全国性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多次受邀担任国际及全国性会议的特邀报告人,并发起和组织了多个分会场。任30余种本领域主流SCI期刊审稿人。
奖励荣誉:
(1) 学术奖励
[1] 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2] 获2020年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3] 获第五届国际计算方法大会(英国剑桥大学)最佳论文奖
[4] 两次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次本科生国家奖学金
(2) 工程奖项
[1] 获2021年浙江省优秀勘察设计成果一等奖
[2] 获2021年杭州市优秀勘察设计成果一等奖
注:浙江省优秀勘察设计成果奖和杭州市优秀勘察设计成果奖,分别是浙江省和杭州市建筑工程领域的最高奖。
(3) 教学奖励
[1] 获2023年、2024年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国家级一等奖(第1指导教师)
[2] 获2024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第1、2指导教师, 智能装备成果)
[3] 获2024年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第1、2指导教师, 智能建筑结构设计),获优秀指导教师
[4] 获2024年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级三等奖(第2指导教师, 建筑3D打印成果),中北大学校赛选拔赛一等奖(研究生组第1名)
[5] 获全国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教学研讨会“智能建造”说课大赛三等奖
[6] 获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优秀学业班主任标兵”、“优秀新生成长导师”等荣誉称号
[7] 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获批2025年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8] 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分别保送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
(4) 其他奖励
[1] 湖北省创新博士后(全省共100名)、武汉大学重点资助博士后、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先进工作者、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中南大学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全英文)等
[2] 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三等奖、湖南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湖南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一等奖等
学术专著:
[1] 混凝土细观损伤断裂数值模拟. 黄宇劼, 张慧.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30万字, 徐世烺院士作序)
代表性论文:
[1] Huang Y J(黄宇劼), Hai L*, Li Q H, Zhang H*, Cheng Z, Xu W Z, Xu S L. Stochastic analysis of dynamic fracture of concrete using CT-image based mesoscale models with a rate-dependent phase field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 2025, 197: 105188. (IF 5.1; A1类)
[2] Huang Y J(黄宇劼), Guo F Q, Zhang H, Yang Z J*. An efficient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for generating realistic 3D mesoscale concrete models using micro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and dynamic physics engine.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22, 126: 104347. (IF 10.8; A1类)
[3] Zhang H, Huang Y J(黄宇劼)*, Xu S L, Hu X J*, Zheng Z S. 3D cohesive fracture of heterogeneous CA-UHPC: a mesoscale investig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2023, 249: 108270. (IF 7.1; A1类)
[4] Zhang H, Huang Y J(黄宇劼)*, Xu S L, Natarajan S, Yao F. An explicit methodology of random fibre modelling for FRC fracture using non-conforming meshes and cohesive interface elements. Composite Structures, 2023, 310: 116762. (IF 6.3; A1类)
[5] Hai L, Zhang H, Wriggers P, Huang Y J(黄宇劼)*, Zhuang X Y, Xu S L. 3D concrete fracture simulations using an explicit phase field mod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2024, 265: 108907. (IF 7.1; A1类)
[6] Huang Y J(黄宇劼), Zheng Z S, Yao F, Zeng C, Zhang H*, Natarajan S*, Xu S L. An arbitrary polygon-based CSFEM-PFCZM for quasi-brittle fracture of concrete.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24, 424: 116899. (IF 6.9; A1类)
[7] Huang Y J(黄宇劼), Zhang H*, Zhou J J, Xu S L. Efficient quasi-brittle fracture simulations of concrete at mesoscale using micro CT images and a localizing gradient damage model.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22, 400: 115559. (IF 6.9; A1类)
[8] Hu X J, Shentu J, Xie N, Huang Y J(黄宇劼)*, Lei G, Hu H B, Guo P P, Gong X N. Predicting tr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high-temperature treated rock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23, 15(8): 2072-2082. (IF 9.4; A1类)
[9] Hai L, Zhang H, Wriggers P, Huang Y J(黄宇劼)*, Feng Y, Junker P. A novel semi-explicit numerical algorithm for efficient 3D phase field modelling of quasi-brittle fracture[J].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24, 432: 117416. (IF 6.9; A1类)
[10] Huang Y J(黄宇劼), Natarajan S, Zhang H*, Guo F Q*, Xu S L, Zeng C, Zheng Z S. A CT image-driven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for investigating complex 3D fracture in mesoscale concrete.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23, 143: 105270. (IF 10.8; A1类)
工程实践成果:
在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期间,作为专业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完成了30多项省、市级重点工程的结构设计任务,涵盖超高层、大跨度、大开洞及异型结构等复杂类型的计算分析、方案优化、施工图设计与驻场协调工作。项目获浙江省优秀勘察设计成果一等奖、杭州市优秀勘察设计成果一等奖、淮安市“翔宇杯”优质建设工程奖、台州市“括苍杯”优质工程奖等。
代表性工程项目:
[1] 安吉“两山”讲习所EPC项目(党校建筑)
[2] 萧山国际机场三期交通中心建设项目
[3] 杭州国际办公中心超高层项目
[4] 洪泽湖医养融合体项目
[5] 平湖市妇幼健康咨询中心项目
[6] 通城万雅国际商贸中心项目
[7] 衢州开化小桥头片区改建项目
[8] 台州椒兰汇商业综合体项目
[9] 台州黄岩区图书馆项目
[10]杭州龙源电力有限公司科研楼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