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下午4时,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动在18101H教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一书一地”为创意主线,吸引12名师生深度参与,通过12个核心分享环节与3个趣味互动游戏的巧妙串联,搭建起“阅读”与“行走”的双向联结桥梁,实现了知识感悟与实践体验的深度交融。

一书一地串联世间百态。12位参与者依次登台讲述“书本里的故事”与“旅途上的风景”,用多元视角诠释“读”与“行”的共生之道。上半场分享中,选手们各展所长,情感与思考交织碰撞。裴怡宁以余华《活着》为切入点,结合对生命韧性的思考,分享了自己对“苦难与成长”的感悟;孙萁则将镜头对准旅途见闻,用鲜活影像与生动叙事勾勒出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赵天雪聚焦新乡,从太行山水到牧野文化,细致解读了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蕴与自然之美;秦钰洁带来独特的跨界体验分享,打破书本与地域的传统边界;丁瑞祥以《小王子》为情感纽带,串联起旅行中遇见的温暖瞬间,诠释了“陪伴与成长”的永恒主题;陈旭升围绕齐格蒙特相关著作展开深度解读,将书籍观点与地域文化研究相结合,展现了扎实的阅读积累。

中场互动环节,“听歌识曲”“断句挑战”“看图记忆”三个趣味游戏轮番上演。下半场分享热度持续攀升,思想深度再升级。杨开文以路遥《平凡的世界》为蓝本,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探讨了“普通人在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奋斗”,引发在场者强烈共鸣;庞雅丹将海洋主题书籍与亲身航海经历相结合,用壮阔的海景描述与细腻的阅读感悟,让大家仿佛置身于蔚蓝海岸,赢得全场赞叹;梁博怡分享了攀登老君山的经历,从山间景致到登山感悟,将“行走中的坚持”与“书本中的哲思”相融合,为“以行践读”写下生动注脚;张鸿莉以雨果《悲惨世界》为精神坐标,分享了旅途中见证的人性温暖与坚守,让自然的宏大与人性的深度在分享中实现共振;高梓宁将《追风筝的人》中的“救赎与友情”主题,与喀什地域文化中的“传承与联结”相结合,用跨时空的情感共鸣引发全场对“文学共通性”的热烈讨论;最后,刘俊豪以幽默风趣的风格带来压轴分享,将书籍感悟与旅途趣闻巧妙融合,笑点与亮点兼具,为整场分享环节画上圆满句号。
活动虽已落幕,但“以读促行、以行践读”的理念却深深扎根于每位参与者心中。“这次活动让我明白,读书是在文字中旅行,旅行是在天地间读书。”参与者梁博怡在活动后表示。
未来,我院将继续与学生一起,带着书本奔赴山河,让文字在行走中焕发更鲜活的生命力;将旅途见闻转化为阅读的鲜活注解,让阅读与行走相互赋能、彼此成就。以“一书一地”主题活动,打破阅读与实践的壁垒,引导大家在读书中拓展视野,在行走中深化思考。为师生搭建更多“读行结合”的交流平台,助力形成“爱读书、善行走、勤思考”的良好学风。


